在被崔永元按在地上摩擦了一个多月以后,冯小刚终于发声了。11日中午,冯小刚通过微博发出了“十问崔永元”一文。
到了晚上,另一个被崔永元主要炮轰的对象刘震云也发声了,阵地同样选择了微博,回应文章的题目是“事件的真相,与崔永元相关的一些细节”。
说实在话,这二位的回应文章看得我目瞪口呆,一时语塞,满脑子回响着陈凯歌导演当年的那句名言: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……
这两天参见活动,去嘉兴参观红船,大部分时间在路上,不方便写字。现在终于坐了下来,情绪也从冯刘二位带来的震惊中渐渐平复过来,可以心平气和地对此事说几句了。
在冯刘发声前,华谊兄弟也发表了一个官方声明,回应崔永元。一开始集体沉默,过了这么久,又组团反击,这背后一定是有玄机的。
冯小刚给出的理由是,之前在拍电影《手机2》,这是他的正事,现在电影终于拍完了,就有时间回应了,这才“十问崔永元”。
如果这个理由成立,那么刘震云也在同一天站出来就不对劲了。拍电影期间,导演忙,这可以理解,但编剧有啥好忙的?编剧的工作在开拍前就基本干完了,拍摄期间大不了跟跟组,根据实际需要对剧本做微调,肯定是有大把时间的。而且,那个“事情的真相”,按照刘作家的写作水平,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写完。
吃瓜群众都能看得明白,他们是在等着看崔永元手中到底有没有“实锤”。观察了一段,发现崔永元不过是“黔之驴”,叫得挺欢,但招数一般,“技止此耳”,于是心里有底了。
应该还有吃瓜群众想得到但搞不清楚内情的,那就是幕后运作。明星名导上市公司搞关系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,这段时候他们一定没闲着,如今高调应战,恐怕是关系处理得差不多了。大家想看的针对娱乐圈偷逃税问题的风暴,八成是刮不起来了。
冯刘二人同一天站出来,不用说,肯定是约好了的,词儿嘛,应该也是对过了的。“十问崔永元”保持了冯小刚的语言风格,锋芒毕露,刘震云的“事情的真相”在行文上则要温和很多。

两篇回应文章内容上各有侧重,但冯文的第一部分和刘文的第六部分是重合的,说的同一个事儿,即《手机》的男主角严守一不等同于崔永元,崔永元认为作品影射、侮辱他,是碰瓷儿。
两篇回应文章分别提到了不少话茬儿,但重合的这一部分是重点。也正是冯刘二人在这里的狡辩,彻底地暴露了他们的无耻——不是一般的无耻,是足以把人雷得外焦里嫩的无耻。
冯小刚说:
请问(崔永元),《手机》里的主人公严守一干过的事情你都干过吗?严守一在影片中的人物关系你都有吗?严守一从小没娘,是奶奶把他带大的,你没娘吗?严守一离过婚,你离过婚吗?严守一有个情人叫伍月,在出版社当编辑,你有情人吗?严守一有个朋友叫费墨,说过“做人要厚道”,你有这样的朋友吗?严守一在节目中说实话,在生活中谎话连篇,你也是这样的人吗?严守一不告密,不恐吓别人,做人有底线,你有吗?以针砭时弊说话风趣见长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,全国就你一个吗?如果他干过的事你都没干过,他有的人物关系你都没有,你吃什么心?何来对你的伤害?你在这里骂骂咧咧演了两个月的流氓,不是碰瓷是什么?
刘震云在语气上缓和一些,但意思是同样的:
不能把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同于生活中的人物是个常识,如果非要等同,小说和电影中的严守一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征:
1, 他是河南人;
2, 他是个乡下孩子;
3, 他从小没娘,由奶奶养大;
4, 他有一个表哥叫黑砖头,会杀猪;
5, 他有一个表嫂叫吕桂花,严守一小的时候,跟吕桂花一块去镇上打过电话;
6, 他离过婚,他的前妻叫于文娟,他现在的妻子叫沈雪;
7,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费墨,说过“做人要厚道”的话。
这些人物身份和人物关系的链条,哪一条跟生活中的崔永元等同呢?
唯一相像的是两人同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,但严守一是个有缺点的人,艺术作品把有缺点的人当成主人公的例子不胜枚举,如阿Q、如堂吉诃德、如安娜•卡列尼娜,严守一也不例外,他有过婚外恋,他有个情人叫伍月,他说过谎,他有内心的挣扎,崔永元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、民族脊梁,为何往一个有缺点的人身上靠呢?
同是回应,刘震云的那篇转发阅读量就小了很多,有些朋友可能只看过冯小刚的那个,故而从这两篇中分别抄录了两段过来。怎么样,这二位是不是对过词?
不但对过词,连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耻都是一个级别的,这就难怪这二位能多年合作,一个写一个导,组成黄金搭档了。他们是一路人哪,鱼找鱼,虾找虾,乌龟找个鳖亲家。
是否影射某个人,是否通过影射诋毁一个人,标准难道是冯刘二位说的那样的吗?一模一样,严丝合缝,那是拍照片,是拍纪录片,如果严守一跟崔永元完全对应,那倒真的就不存在影射的问题了,崔永元也不会觉得被伤害了。
冯刘二人关于过去的事,只要没有证据的,都一推六二五,否认了。比如,崔永元说刘震云曾经三次向他表达歉意,按常理,崔永元说谎的可能性不大,但冯刘异口同声,说没有这个事儿。
那么,冯刘二位在创作《手机》的时候,是否请崔永元到家里吃过饺子,请教《实话实说》节目的运作情况呢?是否邀请过崔永元出演《手机》呢?这些也是崔永元说的,冯刘没有提,没有否认,那么就是有的。
好嘛,从崔永元的嘴里把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套出来,用在严守一身上,转脸就说严守一跟崔永元一分钱关系没有,这说得过去吗?
是否影射,要以观众的感觉为准,冯刘怎么说不好使。看过《手机》的,谁会不认为严守一的原型就是崔永元呢?葛优扮演的严守一,在镜头前的体态、着装风格都是直接模仿的崔永元好吗?
艺术形象的创造无疑来自现实生活,是多个形象的综合与抽象。当年鲁迅创造了阿Q这个形象,有一票人感到不爽,怀疑他自己就是鲁迅讽刺的对象,但是想对号入座又对不上。这说明什么呢?说明鲁迅的水平高,真正做到了笔下人物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。
但冯刘创造的严守一,太像崔永元了,电影里的《有一说一》节目也是《实话实话》的直接翻版。这只能说明冯刘的能力差,没有能力创造出阿Q那样的形象——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,又都不能对号入座。
刘震云说,“他(严守一)有过婚外恋,他有个情人叫伍月,他说过谎,他有内心的挣扎,崔永元标榜自己是正人君子、民族脊梁,为何往一个有缺点的人身上靠呢?”这个话说得真的是太欠揍了,其实是应该反过来问的:照着崔永元写的严守一,为什么要把严守一写成那样呢?
冯刘还共同提到了法律问题,意思是,你崔永元觉得被伤害了,为什么不去法院起诉呢?不敢打官司,就代表你没理。
这是更加纯粹的耍臭无赖的姿态了。要想证明一个虚构类作品构成对个人构成诽谤,举证是很难的。这是冯刘耍臭无赖的底气所在。
法律是另外一个维度,从始至终,人们在看待《手机》是否对崔永元构成侮辱这个问题时,从来都不是从法律角度出发。
大家真正从法律层面加以关注的,是娱乐圈的阴阳合同问题,是偷漏税问题,以及冯小刚在洛杉矶购买的两处房产问题。不过,这些冯小刚全都回避了,一点都没有提及。
按照冯小刚的脾气,买不买房子、在哪里买房子,关你崔永元什么事呢?关围观群众什么事呢?凭什么被你们指指点点?他是一定要骂回去的。但这涉及到巨额美元是如何在外汇管制下出去的,所以他就不敢说了。
不该讲法律的地方非要讲法律,涉及到法律的时候又闭口不言。这还是无耻。
刘震云反驳崔永元,相对比较有力的一点是关于“不要脸”那个问题。刘震云的女儿在一个采访中说,“我爸教我不要脸,李安教我不着急”,崔永元截了个图,配了个评论,“你爸这个快,李安那个慢”。